作者: greengreen42 (綠) 看板: Gossiping
─────────────────────────────────
※ 引述《KingKingCold (お元氣ですか?私元気です)》之銘言:
: 那政府跟農委會有考慮台灣農地與農業人口永續經營的政策或方向嗎?
: 還是說有強者介紹一下台灣農業人口老化的問題要怎麼解決?
當然是幾乎沒有!!!!!
事實上這幾年的農業政策 都被農民轟到哭爸
有一屆傑出農民得獎人 我忘了叫啥
直接稱呼扁政府的農業政策 是消極地慢性自殺
台灣農業政策兩大不可思議如下:
一、針對農地面積進行的休耕補助
一般而言 農地面積越大 單位勞力投入的生產效率越高
原因就是 你可能不知道 在機械化之下
台灣的農民 特別是稻農 一天的工作時間低到不可思議
每天在爆肝的工程師可能會傻眼
台灣農民普遍周休三日以上 每天工時平均有個四五小時就很了不起了
原因就是台灣平均每戶農家 農地只有小小的0.9公頃
兩千多坪聽起來很大 但是在地球上是數一數二小的水準
因此很多想認真種田的農民 根本沒有那麼多田可以耕
要多耕 就要跟別人租
原本一切相安無事 政府不要亂搞 農業萎縮的情況還不會惡化
結果因應WTO 政府想出了天才妙計 這個妙計 被所有有心務農的農民 幹譙到翻掉
那就是休耕補助
舉例而言 每分地如果每季休耕補助6000元
那麼對於想要承租這塊農地的人而言 租金就變成6000元起跳
原本台灣農地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 租金超低的
甚至有很多老阿伯耕不動田 又不忍心莊稼荒廢 都用佛心價外租 甚至免租金
這下可好了 政府一搞休耕補助 租金馬上瞬間往上跳一個水準
稻米每分地毛利連一萬元台幣都不到
租金6000元 你看有多少蠢豬願意租XD
當然啦 也是有根本不耕田的自耕農 非休耕季因為自己不耕所以合併出租
但因為租金水準被休耕補助給拉高了 外租農地變成有一筆嚇人的成本
話又回歸前頭 台灣農家的農地都很小啊
事實上與其領休耕補助一分地6000元 還不如認真耕一耕
賺雖然低但至少高於休耕補助的毛利
今年嘉南第一季水稻因八八水災缺水所以宣布強迫休耕後 很多農民都傻眼
因為休耕可不是真的休耕 我國政府規定要去翻土、種綠肥 要成本的
休耕補助扣掉這些成本 根本不如自己種
台灣只有一種人 會去領休耕補助
那就是大地主 而且大地主關係都很好 休耕規定的翻耕都嘛亂搞一通就過了
只有對他們而言 休耕補助是有意義的
於是乎休耕補助政策 造成有心想耕田的人
要接受因為政府的錯誤施政干預造成的高租金
而真正認真耕田餬口的人 根本不想被強迫領休耕補助
因為這樣一分地淨收入可能連五千都不到 幹嘛去領
然而根本也就不打算認真耕田的人 則是領爽爽 開著賓士四處把妹 當他的自耕農
當然我絕對不會說 台灣最大的自耕農家族姓辜 還開銀行
當然我絕對不會說 台灣有很多大地主 是地方樁腳 藍綠都爭相捧他們覽趴
現在為了安撫農民的怨氣 政府想出來的竟然是要更拉高休耕補助
果然是天才
二、難以理解的大規模保價收購
前陣子柳丁棄收的事情鬧很大
政府的大規模保價收購(就是保證一個低價跟農民以每公頃農地多少產量收購)
又被拿出來討論
首先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請問保價收購是否代表政府要額外支出費用?
答案當然為"是" 就是因為市場價格低於保障價格 所以才要收購啊!!!
再來是下一個問題:
請問大規模柳丁棄收是否代表柳丁種太多 嚴重供過於求?
答案依然為"是"
第三個問題:
請問如果轉種別的作物補助很低 而且因為整個砍掉重練
改作後第一二年可能的淨收益甚至比繼續種柳丁給政府保價收購還要低
那麼柳丁農是否會繼續種這個該死的幾乎不大賺錢的柳丁?
沒錯!答案依然為是!
就是這個愚蠢的超大量保價收購政策 讓台灣柳丁業陷入難以脫身的泥沼裡
自己互相殘殺 然後政府還獎勵你繼續留在這個產業互相殘殺
既然都要給錢 為什麼不乾脆把錢挪去拉高轉作的補助
讓這些柳丁農可以擺脫該死的互相殘殺的循環?
歐盟國跟美國等等世界主要農業出口國
都漸漸把保價收購的價格拉得非常低 很難實現
相反地 實行非常多的農產品認證補助 跟轉作補助
就算是休耕補助 也是以農家戶為單位去補助 而非以面積補助 避免這種問題
簡單來說 我國這十多年來的農業政策 可以說完全不及格
可悲的是 這一切愚蠢的農業政策
是從一個農業經濟學博士總統開始
後面接續的是號稱南部農業縣出身的總統
現在則是一個號稱要走庶民經濟但是繼續殘害農業 覺得農業可以去死的天龍人總統
台灣的農業 就像一個生病的病人
二十年前診斷出問題的時候 就該要認真治療、強身健體了
結果這二十年來政府開的事什麼藥方呢
政府只是不斷開強力止痛藥給病人吃
等到二十年後 我們因為ECFA要幫病人複診時
才發現 哇靠 因為延誤就醫 病人的病情更惡化了
糟糕的是 止痛藥吃太多 連肝腎都敗掉了
當然啦 無藥可醫 轉入安寧病房
大家可以目送台灣農業準備出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