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張明慧 林重鎣 苗君平/連線報導】


受國土復育條例限制,中縣山區這幾年30戶以下的產業道路坍方,卻無法獲
補助修復;水果成熟了,從顛簸道路運出來已爛了一半,住偏遠山區成「原
罪」,路不通得攀爬或繞遠路,農民苦不堪言,基層公所也萬分無奈。

「這是什麼鬼政策!」一向溫和的東勢鎮女鎮長葉玉錦忍不住開炮說,東勢
有三分之二山區、數十條農路,從3年前七二水災崩塌毀損,還籌不到錢修
復,其中以慶福里最嚴重,每次坍方用推土機簡易推平,讓機車和運輸車暫
時通行,一遇下雨又塌。

和平鄉達觀村鄉民代表陳文和也用「慘」字形容,他說山區遼闊,每條農路
要湊30戶難上加難,但裡面很多果園,像摩天嶺一帶農路從3年前就破損不
堪,受限法條無法整修,珍貴甜柿、梨子運出來傷痕累累,損失慘重。

新社、太平有同樣情形,新社福興、中和村多條農路損毀未改善;太平市農
民陳耀明說,產的枇杷只能騎機車載下山,採收期要請親友協助,來回多次
不方便又危險。

縣府農業處水土保持科長林永福說,縣府也覺不合理,已函請中央提案,修
改為「聚落聚居達3戶」就補助修路;葉玉錦建議把果園面積也列入考量。

台灣生態協會祕書長陳秉亨表示,當初訂的條例太草率,如果坡度太陡,超
過30戶也不應修復,反之即使戶數不夠,如在容忍範圍也可適度復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kchange 的頭像
    pinkchange

    Angelus Novus

    pinkch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