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頗難尋到的巷弄,即使設了google map也總是錯過,十五分鐘的路程走了兩個小時,無盡的錯誤反覆(路痴),終來到一棟小巧雅致的透天小房屋。白色清爽的屋身,尋寶似的無牆樓梯。二樓小露台,居民會在妳朋友抽煙時悄悄觀察、企圖探問,妳也能與不遠處午茶店裡的男孩眼距對上焦。
這天,開幕的前一天,老闆們不在家,說是去醫院生寶寶了;可真巧,就在拜訪之時,懷胎十月的母親終於把新生命帶給世界呱呱落地的喜悅。為此,空間裡的藝術家林佩穎,製作了一件椅子作品,送給生命就如此巧的相遇——送給踢肚子茉莉的小禮物。
藤質小椅上攀滿玫瑰與朝顏蔓枝,開遍月光輝煌的通俗假花,點上金銀,綴著流星珍珠,就像夢幻故事中娃娃公主的美麗搖籃。鳥會飛近細語、蝴蝶會垂憐眷戀,視覺燦爛的寵愛,如同家能給予愛的一切。小椅子既像是保護城牆的美麗薔薇,又像是佈滿刺針的荊棘,細緻旖旎也將有衝突隔離。
一進小門便是這件與人關聯的現地製作現成物,走入屋內的展示,還大多出自於藝術家進駐高雄「叄捌旅居」的對話之作——她以空間主人一棟舊禮服工廠的家族背景為材料,如繁衍般蔓延出璀璨的氣息,手工禮服以某種形式堆擠在各種器皿之上。鹽埕居民的綺麗珍珠,滾入了台南樸拙質雅的木子到森家,裹上了新生命的誕生時刻。不難看出,這些發自對話性創作的過程特質,是自學生時代進入地方蹲點、盡可能地與地方人類搭建關係的藝術家林佩穎所擅長的。從高雄的鹽埕、過往經歷與一季的三地門駐村,林佩穎始終走在這條軸線上。
走入廚房裡的裝置,很容易地,人們能從這些裝置器皿與氛圍中想起一個母職。在進入家庭柴米油鹽的返照時光之前,她們都曾經歷一個超美麗的婚紗蓋在肌膚上。
從慷慨付出、關懷養育與維持,到壓抑、疑惑到破裂前端,台灣時代的婦女們,有著無數複雜的情感因素,有著理想母親的哀愁,有著肩擔家庭的甜蜜——矛盾中存續正常生活的和諧,希望與愛的背面便是背叛與剝削。
木皿、茶碟、洗菜盆、玻璃盤、金屬方盤,木、塑膠、玻璃與不鏽鋼,多樣的媒材隱喻了這些情感,帶有時代嫁妝感的彩盤,與另一類像是手術室中裝肉體殘渣的不鏽鋼盤,昆蟲爬蟲或娃娃肢解在廚房之中,廚房裡的生態系,也把人們對動物的感受投射在作品上。
流理台上的蜘蛛,讓人想起Bourgeois的MAMA,對她來說蜘蛛是母親的象徵,是脆弱神經又強大的力量,但在這裡,蜘蛛壁虎與蒼蠅這些現代家常生物,隱喻的則是每一個家庭角落中雙層符指的生態:動物們既旁觀者又撫慰,踏踏廚房找食物,悄悄爬過人間日常事,虛假身體肢解再重組,修復於一個巢穴,模型士兵們則是繼續攻下或退守。藝術家避開性意識與父權結構的對立姿態,撫摸台灣女性母親的多種現況,給予自我或她們一個別于動能的天地。如果可以,我會希望母職們有像蜘蛛巫婆,擁有能再翻攪社會現狀的力量。
本文2014.4 發于觀察者藝文生態觀測站
- Apr 28 Mon 2014 15:58
Tainan|木子到森:器物母職生態系 從外入裡的超美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