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訪談犬島簡易郵便局那位很帥的一人局長,
與土豆讀書會一起,跟局長+婆婆聊天的內容

編譯 by Huiwen Cheng 2010.09.27 完稿


小時候是在犬島長大的。我現在住在岡山。

說到以前呀,精煉所的範圍是一直到這邊整塊的,(指地圖)這邊是小山坡地。精煉所原本是我們家的土地,連這後面的小小山也是我們家的土地,倍樂生企業買下了工廠建築物的部份,還有山坡地部分也被倍樂生買下來了。山坡地這塊現在還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但是我想說不定三年後、十年後會看到。

(精煉所一直像這樣嗎?有改變哪邊呢?例如煙囪有改過吧?)
煙囪的話是一直像以前這樣保留下來,廢墟外觀壞損的地方也大部分都沒有作修復。

(但是有一個煙囪看起來很新耶!沒有修過嗎?)
嗯!這些全部都是,從我出生以前到現在,就都是一直保持這樣子。

(精煉所是什麼時候開幕的?)
大約兩年前的春天吧

(從那時候到現在,觀客是越來越多嗎?)
是的,越來越多。

(是突然增加的嗎?)
是的,比起以前,觀光的人數突然增加起來。

(中村先生有去看過家計劃了嗎?家計劃跟精煉所美術館是同時開館的嗎?)
家計劃是今年的七月才開始的。以及在幾年之後,家計劃的間數會增加。

(家計劃會繼續延續、擴張嗎?)
是的。現在有一些已經在開始做了。

(請問中村先生是怎麼得知這件事情的?)
啊,請稍等一下⋯⋯(有客人)[錄音中斷]

(問題部分沒有錄到,推測是問說,精煉所工廠停止運作之後,是變成政府的還是私人的。那中村的爺爺是買下來還是租借之類的......買下精煉所要做什麼呢?之前的人、還有中村的爺爺)
......應該是買下來的。所以在這之後,就是採賣犬島的石頭(花崗岩),
犬島的石頭很有名。


(中村的長輩是很高興地賣掉精煉所嗎?)
對呀,其實這塊土地許多棘手的地方,例如管理很麻煩。

(是因為賣石頭會有很多麻煩嗎?)
這部分我就不清楚了,因為是還沒出生時後的事情。

(現在觀光客越來越多,隨之也會有很多問題發生吧?那麼對其他居民來說,大家想法是什麼?)
對我來說是完全沒有什麼困擾。對我們家來說,觀光客變多郵局生意也會變不錯,是有幫助的。
對島上居民來說的話我想應該可以讓街上比較有人味、豐富。

(現在觀光客回來,會有年輕人回留嗎?島上的年輕人。)
現在島上最年輕的人......是三十七歲的一個人,再來就沒有其他年輕人了。我不認為年輕人會想回來,因為島上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大部分年輕人都去哪了?是因為工作、唸書的關係而出去嗎?)

長大之後,像我這樣,就會出去。不是,主要是因為犬島很不方便。

(現在島上有農業嗎?)

有些人會自種自食。

(從岡山宇野港到犬島大約五分鐘對吧?)

我住在岡山一個叫做西大寺的地方,到港口大約開車十五分鐘的距離。然後搭船到犬島大約七分鐘吧,雖然時刻表上寫只要五分鐘。

(既然犬島很多不便的地方,那為什麼會回來這邊工作呢?)

因為這個郵局之前是我們家,所以就繼續繼承下去。

(這個郵局會一直在這邊運作嗎?)

雖然不知道島上的居民人數是否會一直減少,但是看現在的狀態是會越來越沒有人,當居民年寄大了之後。所以以後可能來郵局的客人也會越來越少......現在的人口只剩55人了。

(※補充:之前訪談居民時,問到對未來有什麼期望時也說過,「這邊留下來、多是老人的居民,只會是隨著時間、死亡之後而人煙漸漸消失而已吧!」)

(犬島有學校嗎?小學校或者中學校之類的)

這邊的學校在十八年前,廢校了。因為沒有小孩子了。

(中村先生是在島上唸書的嗎?)

嗯,念到中學為止。

(那時候同班同學是幾個人?)

ㄟ......六個人。全校是十個人。非常小的學校。上一屆是3人、上二屆4人、下一屆1人、下二屆3人,大約是像這樣的感覺。

倍樂生企業進入之後,帶來藝術也帶來觀光,也很多觀光客會進來。那島上的居民會期待嗎?島上會變得熱鬧一些)

會期待的人也有,不期待而覺得困擾的人也有。

(居民不喜歡的原因是什麼?)

果然還是以前是很安靜感覺,喜歡安靜的原因吧。

(那麼那位島上僅有的37歲年輕人,現在在做什麼呢?)

在對向那邊工作。阿,請稍等一下.....(有客人)


*錄音中斷(婆婆加入)


(有去精練所看過了嗎?)

婆婆:有阿,我阿從小時候就在那邊玩了。因為我是在那附近出生、長大的。跑出門然後跑進精練所裡面玩,跟大家一起,在那個危險的地方。

你們知道精練所的原理嗎?煙囪的作用知道嗎?你們也知道精練所的歷史嗎?

(雖然我們有進去參觀,但是對它的歷史並不了解。例如像它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

婆婆:銅啊、金銀銅的銅你們知道嗎?精練所就是製銅的。做錢的那個銅。從銅礦石裡頭,提煉出銅來的工廠。有個圓圓的煙囪對吧?然後到那邊的一段路,我阿,因為出生長大都在這邊,所以也甚至山裡面那邊也是我們玩耍的地方。

那個煙囪阿,自然地會引入風形成對流,利用自然的煙囪效應的美術館。一開始進入的地方,有一個像是隧道的地方對吧?有鏡子、要一直往前走。那邊是特別做出來的通道,有四面鏡子。從那邊一直走,風就會不停地進來、排出,是自動的喔! 完全沒有使用電力、也沒有空調。用煙囪來調節溫度,那個是一座很古老的煙囪。

(您喜歡嗎?)

沒有什麼喜不喜歡的啦,因為它就是一直在那邊被做成。這邊是製造溫暖的空氣的地方「sun gallery」(應該是指向地圖某處)那邊阿,也會有溫暖的空氣會進來,地底下是涼爽的空氣,到那邊就變成溫暖的空氣。溫度調節。所以呀,就是完全不用電力地,調節溫度。現在是炎熱的天氣,所以會送涼空氣入內。建築物的建材、以及建築的形狀,就可以製造冷空氣。有一個像隧道一樣的通路對吧,底下的溫度較低,通過這個隧道冷空氣流動。煙囪是這全部的動力的根本。就是利用這些,不管夏天冬天。現在了解了嗎?

有那個鏡子對吧?其實是從天窗照入太陽的光。不斷反射、反射,經過微妙反射得到的自然光照明。不用電力來照明的,引入自然照入很深的裡面。即使通道這麼深,也都還能看得到光對吧。就是這樣的能源利用。

(婆婆是用看的就知道這些了嗎?)

我阿,在兩年前當過導覽。從那個美術館、跟外面的那邊一直都是。(指)

(婆婆小時後,精練所就.....)

距離現在的話是一百年之前,明治42年(1909)啟用的精煉所,一直到大正八年停止運作(1919)的話是十年。運作了十年。所以從關門到現在,到今年是九十年了。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保存著。

(所以這個期間,都沒有做什麼改變嗎)

完全都沒有。

(現在島上居民都做什麼工作呢?)

現在島上55人,平均年齡75歲、70歲以上的人就佔了90%。所以幾乎都是老爺爺、老奶奶。完全沒有年輕人。

(那麼這些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都做什麼呢?)

因為犬島的地底下出產花崗岩,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從事因為地區這個石頭發展出的產業、或者運輸產食的船舶業吧,我是這麼想的。採石、切割石材、然後用船運輸出去。我想是這些職業吧。沒有人是捕魚的,從以前就是這樣。精練所的煙阿,是非常污染的公害。為什麼的話,因為練銅的過程中,是有硫磺產生的,不知不覺中就污染了。這個燃燒之後,就會變成煙,是很公害的、臭的煙。土地上沒有草、也沒有樹。所以即使是有工廠,但是以其為中心,即使是山坡,上頭也都空空的,所以農業漁業都不行。什麼都種不出來。從我這個老婆婆小時後呀,就都是一片禿山,一根毛都不生。雖然現在已經有長出一些了對吧。但是在我小時後,只有精練所製造出來的煙害,什麼樹都沒有。瀨戶內海的話,就是直島、跟犬島。(直島上也有精練所)要說四國裡頭最大的話,這邊是非常受到公害的。

(婆婆犬島的導覽非常厲害呢!)

導覽阿,因為我出生長大都在這邊,也都有七十六年了啦,所以自然而然對這邊事情比較了解。

(所以是受到倍樂生企業的邀請,才成為導覽的嗎?)

嗯這邊呀,像是鋤草、導覽、咖啡店幫忙的事情呀,也會用七十歲以上的人。

(像是那邊咖啡店的人也是這邊的居民嗎?)

有呀,兩個人。

(很多觀光客來了,會不會打擾到.....)

有很多人來呀,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大家都是各自來的。有九州的人呀、北海道的人呀。

(那麼島上的大家,對這些觀光客會不會覺得不方便或者....)

這個的話,因為還沒有到那麼多的人,渡海過來、渡海過去,並不會造成什麼不便。我的生活用品、食料品等等,會有一個叫做....「日本生活共同組合」的地方,讓他們把東西拿過來,大約每周二的時候會拿來。還有就是請醫生每週一次來,星期三的時候來。所以這些方面來說的話,是蠻不自由自在的。

(在前往精練所路上,旁邊有食堂,那個的話是誰的店呢?)

阿~那些的話,就是倍樂生開的吧。倍樂生新蓋了兩個地方,一個就是票務中心,一個就是精練所內部。福武集團蓋的。

(嗯~還沒有到精練所那邊,也不是票務中心的那棟,是前往的路旁的那幾間食堂,是誰的呢?)

那個不是最近才蓋的,有一陣子了。

(那是誰弄的呢?島上的年輕人嗎?)

那個很久了,不是年輕人。要說的話也是島上的中年人弄的。

(有對島未來的想像嗎?)

未來的話......有很多人來犬島,但是也就這樣回去了,沒有人住下來的人。所以島上僅剩的55人,年紀一大人就會越來越少了、過世了。到最後島上說不定就變成0人。還蠻令人不安的。雖然島上有很多新的東西做起來,但是人呀,有命的限制,到那個年紀就會死。對這個有點不安,這樣的話還是不行阿,人漸漸減少。誰可以接著住在這個島上呢?島民所做過的事情,就會白白浪費了。例如以後就蓋新的房子呀,因為後人也不認識曾經住在島上的人了,只能夠用空想猜想的。這樣真的很空虛/ 無奈了。如果有年輕人的話就好了。


(要買的東西的時候,就出島去買嗎?)

是這樣子沒錯,不過當年紀大了,就不能了。坐巴士、坐船....。所以有「生活共同組合」,在那邊登記要買的東西,請他們送過來。這樣地生活著。不過精練所還在運作的時期,這個島有三千人呢。那時候密度就很高。我小的時候,島上大約是一千多人。學校呀,小學校都還運作得很好。

(婆婆看起來身體很好呢!)

才沒有健康呢,腳呀身體到處....  在島上生病的話很麻煩。比較辛苦。我的這邊(指身體)不行。說到台灣的話,在我記憶中,.....日本統治大約半世紀.....,到我十一歲終戰為止。日本在地圖上的顏色一直紅咚咚的,朝鮮半島、滿州、台灣是粉紅色的。這裡三個地方之中,跟日本關係最濃的就是台灣,接受日本教育、也有很多東西傳入。即使到現在,台灣現在的老人有很多都跟日本有關係。


(我的爺爺也是受日本教育的......)

嗯,在那邊呀,很多跟日本的關係很密切。跟日本國有很多交流。那個期間台灣很多地方是粉紅色的。(?)

(這次藝術祭中,看了七個島,最喜歡犬島。)

有覺得什麼地方好的?

(雖然很多地方小小的,像精練所,但是卻都很棒。海很美。)

向精練所那樣的建築物是很少的。犬島是七個島所有島中海拔最低。就算是旁邊的島山都很高。因為沒有樹、地勢又低,所以以前有很多人會說,犬島是最熱的! 精練所後面的,有種像是~的感覺對吧?有個很特別的黑色磚瓦對吧。那個煉銅後留下的礦渣,再生利用作成的磚瓦,利用這個來蓋房子。那邊有個建築物對吧!那個很厲害的喔! 我們在玩的時候就知道,那個很不一樣。這材料跟現在的水泥都不一樣。它內含有鐵有55%、玻璃35%、銅的殘留物1%。從早上到晚上、一整天太陽照射很熱的時候,最熱會到 70度高溫,非常的熱。到冬天又會變成零度。所以那種材料,才可以作為能源,冷卻空氣、加熱空氣,引發對流。

小時後很多小孩,一起在那邊玩,穿著木屐跑來跑去。那時日本因為沒什麼錢,小孩子都沒鞋子而穿木屐。到五六年級才穿自己做的鞋。

(如果倍樂生邀請,婆婆會去做導覽嗎?)

導覽?如果我還沒有忘東忘西痴呆、也還可以動的話大概還可以做。你們也看過家計畫的作品嗎?透明的玻璃中有很多像雲的東西。不過很多作品沒有解說就不知道意義了。像是柳幸典的作品(霓虹燈那件),是在說日本與美國的關係。紅色像日本也象徵美國。..........(開始解說作品)婆婆我也會做藝術作品的導覽喔!.......

(贈送鳳梨酥)

你們台灣是說中國語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kchange 的頭像
    pinkchange

    Angelus Novus

    pinkch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